手绘建筑画的交流与升华

手绘建筑画的交流与升华

timg (57).jpg

       建筑画的技术依据是设计。写生是如此(表现的是前人设计的神颜),效果图尤其是如此。只有正确的表达了设计意图的作品才是好作品。然而,由于专业分工等原因,效果图所要表达的不一定是自己设计的成果。这就要求与设计者进行充分的交流,了解设计意图。设计者可以用更为简单的草图表达自己的意思。绘画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进行再创造,同样以草图的形式与原作者交流。


       原设计者根据景观效果图的造型修改原设计是常见的事,这正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密不可分。在这样的交流中使创意更为丰富和具体化,从而为更出色的效果图创作打下基础。艺术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因其造型和绘画能力强,进入设计单位后,相当多的一部分当仁不让地成为手绘的主力。因此,善于与经验丰富的建筑师交流就尤为重要。


      一个出色的效果图画家,绝不仅仅是依据别人的施工图作画的画图匠,应当有更高的追求。


      首先,本身必须具备设计能力,这就要求对设计与环境的功能要求、空间安排、结构和构造的形式做法、造园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为别人按图作画,而且可以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合作,直至独立进行创作。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作潜能。


      其次,要不断拓展视野。不仅要关注建筑领域的学术动态、流派演变并摘其精华为我所用,始终站在领域的前沿,而且应当关注相关艺术领域的发展。艺术是相通的。建筑与环境艺术是包容最强的艺术门类,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多媒体在这里有充分施展的空间,应当调用多种艺术手段共同营造和表达现代艺术空间。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建筑、园林、雕塑、书法和绘画共同构成中国的建筑文化。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建筑能与文学艺术甚至音乐有如此密切的关联。例如,据说冼星海在创作《在太行山上》时是受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启发而写出的乐章的。又如,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前,设计师正为人民大会堂的设计风格拿不定主意时,周总理引用了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辽阔深远的意境使设计师茅塞顿开。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艺术门类间的介入与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艺术上要有所造诣,就不能囿于小的专业范围。只有借鉴现代先进技术,融合相关艺术,同时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才能创作出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意境深远的建筑绘画作品,成为优秀的设计师。